1.民族
阿曼人多属阿拉伯民族,其中有从桑给巴尔等地回来的阿拉伯人(非洲混血),还有少量来自印度、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信德人和俾路支人。
2.语言文字
阿拉伯语为阿曼官方语言,通用英语。
3.国家名字的由来
阿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字,如"马干"和"阿曼"。这些不同名字与不同的历史和文明时期有关。如"马干"来自于苏美尔语,大约在公元4000年,苏美尔人移居此地,看到这里发达的炼铜和造船业便起名"马干"。至于"阿曼",一说是阿曼人最初是从古也门一个叫"阿曼"的地方迁徙过来的;另一说是公元前7世纪,古也门国王雅鲁布曾派一名叫"阿曼"的总督管理这一地区,阿曼的国名便以该总督的姓名命名。
4.见面礼节
殷勤待客、彬彬有礼是阿曼人的美德,直爽、开朗是阿曼人的性格特点。
根据关系亲疏,阿曼人见面时行握手礼或亲吻礼。但亲吻一般仅限于同性。普通人亲吻一般为三下,先左后右再左,长辈对未成年的男女礼一般只吻孩子的额头,有时为表示热情,也吻孩子的双颊,并要发出响亮的吻声。异性之间可行握手礼,但取决于女性是否主动伸手。
到阿曼人家里作客,主人必迎至门外,有时客人一进门,主人先捧出一盏香炉,为客人熏香。有时还要往客人手上喷洒名贵香水,使客人一进门便有香气扑鼻的感觉。
宾主落座后,主人或侍者将盛上阿曼特有的甜食和椰枣请客人品尝,之后再为客人斟一小杯阿拉伯咖啡,咖啡中含有豆蔻等香料,稍带苦味。客人喝完后,将杯子在空中左右晃几下,还给主人或侍者,表示不再喝,若不晃则将继续为客人斟咖啡。需要注意的是,客人品尝甜食、椰枣或接还杯子时均须用右手,因为阿曼人与其他阿拉伯人一样,认为用左手是不礼貌的。
5.服饰
阿曼人的服饰与其他海湾国家略有不同。有独特的民族风格。男性身着无领长袍,领口左边有一个小穗,用来蘸香水。男性戴的头巾以条纹图案居多,紧紧地盘绕在头上,留一个巾角垂在脑后。这种缠头方式受巴基斯坦、印度和波斯人影响。在非正式场合,阿曼人喜欢戴一种线织的圆帽,上有金丝线编织的漂亮图案,具有伊斯兰和非洲特色。在正式场合,阿曼男子要在长袍外面佩戴"汗吉尔",即阿曼腰刀。腰刀在古时是防身的武器,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装饰,象征阿曼人勇敢强悍的民族气概。腰刀质地不同,显示主人的不同身份和富有程度,普通腰刀价格从几十美元到几百美元不等,高级腰刀价格昂贵,其柄用犀牛角或象牙制成,其鞘包银。有的在腰刀柄底镶有名贵的宝石、钻石。
阿曼妇女中既有穿黑袍的传统女性,也有打扮时髦的现代青年。在着装方面阿曼对外国妇女无特殊要求,但须尊重当地风俗习惯,符合公序良俗。
6.姓名
阿曼人的名字都是按阿拉伯民族的习惯继承祖辈的名字,因此,在他们的全名中记载着他们的父名和族名。
7.饮食
阿曼人饮食习惯与海湾其他国家相近,以牛羊肉为主。沿海地区居民喜食海鲜。
8.节日
除了伊斯兰国家共有的节日(如开斋节、宰牲节等)外,阿曼国庆节为11月20日。
9.信仰
伊斯兰教为国教,四分之三以上穆斯林为伊巴德教派。另有逊尼派,什叶派,但人数较少。
10.禁忌
依照伊斯兰风俗,阿曼人不食猪肉,不饮酒,但高级饭店内一般允许饮酒。